首页 > 苏商人物 > 重返南京!“90后”创始人携千亿影石杀回来了

重返南京!“90后”创始人携千亿影石杀回来了

  • 苏商会

    2025-11-07 09:45
  • 文:

    雪梨汁
11月4日下午,南京大学、影石创新、栖霞区三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影石智能影像算法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从南京大学校园萌芽的创业种子,历经深圳创业沃土的培育,如今以全球智能影像巨头的身份回归母校所在地南京栖霞。
 
11月4日下午,南京大学、影石创新、栖霞区三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影石智能影像算法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对于影石创新创始人、南京大学软件学院2010级校友刘靖康而言,这次签约是一场时隔多年的回归。他从昔日的课堂走向如今的签约台,与母校及企业初创地栖霞区郑重“握手”。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于2025年6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是一家以全景技术为基点的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设备龙头,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和全景无人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近1000项全球专利,研发人员占比达57.68%,是市值千亿元的“智能影像第一股”。
 
如今,影石创新落户南京栖霞,意欲何为?
 
校地企三方联动,打通创新链条
 
这场签约不仅是商业合作,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校地企协同创新实践。
 
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与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共同见证签约和揭牌,显示出各方对此次合作的高度重视。
 
一个是政策资源充沛的发展沃土、一个是国内顶尖名校、一个是全球智能影像巨头,这三方的强强联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根据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建影石智能影像算法创新中心,聚焦AI影像算法、VR/AR、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方向。
 
同时,依托南京大学的教育资源、影石创新的产业实践平台以及栖霞区的政策资源,三方还将共建影石创新(南大仙林)人才培育基地。该基地将直接为南大学子提供实践平台,并为区域产业发展精准输送高素质人才。
 
栖霞区承诺将以“栖霞所能”精准对接“南大所研”“影石所需”,做好“高水平保障”,为企业定制“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助推“高效率转化”;还将支持影石创新在工业制造、智能会议、城市治理等领域开展场景示范应用。
 
南京大学与栖霞区的校地合作已历经16载,硕果累累。双方此前合作共建南大科学园、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平台,累计孵化企业超百家,攻关核心技术超200项,形成了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
 
而此次合作则标志着三方合作进入实体化运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从“南大技术帝”到智能影像领军者
 
刘靖康的创业故事,始于南京大学,成于深圳,如今又回归南京。
 
1991年出生的刘靖康,从小便酷爱研究电脑,小学六年级开始自学编程,2010年考入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学习。大学期间,他因多次尝试技术创新被称为“技术帝”,并在互联网圈声名鹊起。
 
2012年7月,他用7000张同学的照片做出南京大学各院系“标准脸”,引发网络热烈围观,网友为此送他外号“标准哥”。同年8月,刘靖康因通过电话按键音破解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的手机号而走红,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通过公开方式向刘靖康伸出橄榄枝。
 
但在名企和创业之间,刘靖康选择了后者,走上了创业之路。
 
2013年,刘靖康在南京创立“名校直播”,主要针对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进行视频直播,并提出了从视频采集、编辑到直播的系统方案,后顺利获得天使轮融资。
 
2014年,在体验了谷歌Cardboard眼镜以及观看国外360度全景视频后,刘靖康深受震撼,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款可以让用户实现即拍即得的全景相机。
 
2015年3月,刘靖康带领团队正式成立Insta360。
 
从软件到硬件的转型并非易事。刘靖康曾回忆:“好不容易把DEMO做出来了,进一步往下走的时候,在南京根本招不到人,而且很多材料也得从深圳买。所以我们做个大胆决定,把公司搬到深圳去重新开始。”
 
深圳为影石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与供应链资源。刘靖康认为:“立足深圳,在车程2小时内,我们能够获得最广泛的供应链和市场资源,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2016年7月,影石创新一款创造性的产品Insta360 Nano上市,既能独立作为全景相机,又能插在iPhone上做配件使用,解决了传统全景相机无法“即拍即得”的痛点。
 
2017年,刘靖康带领团队开始发力运动相机市场,成功打造了Insta360 ONE系列全景运动相机产品并快速受到市场热捧。2021年,刘靖康在一次战略会上推演,要“包围式差异化进攻”运动相机市场,同时打开其它影像新市场,最终覆盖全焦段、全场景。
 
2021年,影石创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公司全景相机产品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2025年6月11日,刘靖康带领影石创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上市铜锣,目前公司总市值为1110亿元。
 
如今,影石创新已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的领导者。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3年公司品牌“Insta360影石”全景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67.2%,排名第一;在运动相机领域,公司2023年全球排名第二。
 
为什么回归南京?为什么落户栖霞?
 
对于为何回归南京栖霞,刘靖康的表述充满感情:“我们在南大‘生根’,在栖霞‘发芽’,在外历练成长,如今又回归栖霞。此次合作是对母校的回馈,更是对栖霞这片‘创业热土’发展前景的坚定看好。”
 
今年6月,影石创新上市的历史时刻,刘靖康亦在致辞中提及母校:“10年前,我们从南大学生宿舍走出来。”可见刘靖康对母校感情之深。
 
如今,这段始于校园、兴于栖霞的创业传奇,正式步入校企地深度融合、产教才协同发展的新台阶。
 
当然,影石创新的回归不仅是情感归属,更是战略选择。
 
新揭牌的创新中心将以影石智能影像算法创新为关键纽带,着力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智能影像技术加速在更多场景中落地。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促进灵感碰撞、资源融通的平台。
 
在南京各区中,影石创新选择落子栖霞,除了有南京大学的缘分外,栖霞近年来的进取姿态也“上了大分”。据介绍,栖霞区拥有独特的大学城创新圈、行政区孵化圈、经开区产业圈“三圈叠加”创新体系,为智能影像这种需要多学科交叉、全链条协同的产业提供了丰沃的成长土壤。当下的栖霞,正处在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期,在稳住传统基本盘的同时,也在全力奔赴新质生产力。影石算法创新中心的落地恰逢其时。
 
据报道,刘靖康此次携全球领先的技术与市场经验“回归”,共建创新平台落地栖霞,不仅是校友经济的标杆典范,更是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此次合作预计将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
 
· 在人才培育上,将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围墙”,通过校企共建课程、实践基地,将产业最前沿脉动直接引入课堂;
 
· 在科技产业生态上,将探索大学科技园发展新范式,聚力打造“环南大科创圈”,孕育更多新兴产业集群;
 
· 在校友经济层面,则将构建更紧密的“母校—校友—城市”发展共同体,让更多创新之苗在高校滋养下“破土”,在南京怀抱中“参天”。
 
影石创新与南京的缘分如同一颗完整的创业轮回:从南大教室里的编程少年,到紫东国际创意园里的初创团队;从深圳成长为全球智能影像巨头,再以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身份回归栖霞。
 
随着影石智能影像算法创新中心的揭牌,南京的创新图谱上又增添了一块关键拼图。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净利猛增200%!东大企二代,跑出200亿机器人“一哥” 下一篇:自筹45亿!硬核掌舵者周玉斌,带领梅兰化工闯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