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商人物 > 72岁江阴“民营船王”,抄底宁波杉杉

72岁江阴“民营船王”,抄底宁波杉杉

  • 苏商会

    2025-11-04 15:55
  • 文:

    杨乐多
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杉杉集团管理人与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中国东

9月30日晚间,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杉杉股份”)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杉杉集团管理人与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等重整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
 
 
根据公告,重整投资人拟通过“直接收购+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剩余保留股票表决权委托”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集团、朋泽贸易持有的杉杉股份23.36%股票的控制权。杉杉股份称,如上述重整成功,公司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任元林。

 
 此番牵头的任元林是赫赫有名的民营船王,他旗下的核心投资平台——新扬子商贸作为牵头方,联合了新扬船、TCL产投和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组成了一个实力强劲的投资联合体前来“接盘”。杉杉股份的控制权归属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此番变动之后,这场持续两年的争夺战或将画上一个句号。
 

结束动荡,迎来新主?
 
“传奇浙商”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病离世两年半后,他一手缔造的杉杉帝国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杉杉股份是以服装起家、后成功转型为锂电池材料行业龙头的企业,在经历创始人离世、家族内斗、债务危机等一系列动荡之后,如今在破产重整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或将迎来新的掌舵者。
 
在郑永刚去世后,杉杉集团迅速陷入动荡。其子郑驹与遗孀周婷之间的控制权之争一度引发市场关注,家族内耗加剧了企业治理的混乱。此后,资金链紧张、债务压力加剧,最终导致企业在2025年2月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3月更被决定实施实质合并重整。
 
2025年上半年,杉杉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079.59%。
 
根据9月30日晚间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朋泽贸易,连同由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指定的管理人,已与由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以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等组成的联合体正式签署《重整投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杉杉集团的重整进程进入实质性阶段,也预示着公司控制权即将发生根本性变更。
 
根据协议内容,重整投资人将通过多种方式整合股权与表决权,最终实现对杉杉股份23.36%股份的实际控制。具体而言,新扬子商贸与新扬船将共同设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直接收购杉杉股份9.93%的股票,共计约2.23亿股。
 
其中,新扬子商贸作为第一大出资方,持股比例不低于40%,而新扬船则负责引入更多具备产业背景和资金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与此同时,TCL产投将直接购入1.94%的股份,并将其表决权全权委托给该持股平台。
 
整体方案下,重整投资人通过直接持股、合伙企业持股及表决权委托等方式,合计控制杉杉股份28701.21万股,对应对价约为32.84亿元。若重整计划最终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完成反垄断审查并获法院批准,杉杉股份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新设立的投资人持股平台,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现年72岁的“中国民营船王”任元林。
 
江苏民营船王,打造“中国最赚钱的船厂”
 
扬子江船业的创始人任元林出生于1953年,江苏江阴人,自1972年进入造船行业,从基层工人逐步成长为企业的领导者。
 
江阴造船厂诞生于1956年,历经江阴县城区修造船生产合作社、江阴县交通机械厂(1958年)、江阴县船舶修造厂(1962年)、江阴船厂(1979年)几次易名,1992年,首次以“江苏扬子江船厂”的名字出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之际,任元林接手扬子江船厂。面对困局,他果断掀起改制风暴,将这家县级国有船厂成功转型为民营企业,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他不断创新,推出全员持股的“金手铐”机制与动态股权激励体系,不仅凝聚了人心,更为企业装上了抵御风浪的“压舱石”。
 
2007年,他带领扬子江船业登陆新加坡交易所,成为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民营造船企业,彰显其资本运作的前瞻视野。
 
在新加坡的上市,事后也被证明是正确的选择。任元林曾直言,如果没有在新加坡上市,这一轮的金融危机或行业低迷,集团会面临很大问题,尤其是融资。
 
因为在新加坡上市,扬子江获得国内外大金融机构的信任,成为国内唯一免抵押担保就能够融资的民营船企,授信总额更达到500亿元。国内商业银行借钱的利息相对高,他们可以在新加坡融资。
 
扬子江船业最新公布的财务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12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达到创纪录的42亿元。
 
截至6月30日,集团手持订单236艘/价值232亿美元,最远交期排至2030年。值得注意的是,扬子江船业目前的手持订单中,绿色清洁能源船型占订单总价值的74%。
 
当下,中国最赚钱的船厂,非扬子江船业莫属。
 
此番入局为哪般?
 
此次参与杉杉股份重整的主体新扬子商贸,是扬子江金控在国内的主要投资平台,业务覆盖金属、化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具备深厚的产业整合能力。而扬子江金控正是任元林“第三次创业”的雄心。
 
今年8月12日,扬子江金控宣布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将旗下快速增长的海事基金与海事投资业务分拆,成立扬子江海事发展有限公司,并计划以介绍方式登陆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同时配售最多2.5亿新元新股。此举标志着这家由任元林掌舵的金融平台,正式开启“一拆为二、双轮驱动”的新篇章。
 
此次分拆的背后,是清晰的战略逻辑与深刻的市场洞察。
 
2021年12月,扬子江金控由扬子江船业集团分拆投资业务部门成立,并在新加坡注册。2022年4月,扬子江金控登陆新交所主板,跻身海峡时报工业指数成份股。
 
自扬子江金控从扬子江船业集团分拆上市以来,其业务已形成投资管理、海事投资与基金管理三大板块。其中,海事投资业务自2022年设立基金以来迅猛发展,基金规模从2.5亿美元扩至6亿美元,累计完成66艘船舶交易,覆盖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
 
在造船领域,扬子江船业已经登峰造极,于是任元林将目光转向新能源,这也是他此番入局杉杉股份的重要原因。
 
早在今年2月,扬子江船业就已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链,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LNG清洁能源项目,这与杉杉股份的主业形成了战略呼应,杉杉股份的新能源材料产能与技术,正好能为LNG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上游材料支撑。
 
因此,这场收购不仅是一笔资本操作,更是一次关乎扬子江金控战略转型的关键布局。
 
从产业层面来看,杉杉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锂电负极材料业务,该业务深度嵌入全球新能源产业链,而中国目前占据全球约70%的产能份额。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带动相关材料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杉杉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分析,受债务危机影响,杉杉股份股价此前大幅回调,处于历史低位,此次重整投资的交易价格相较市场价折让约28%,展现出明显的估值优势,属于典型的“低位布局”机会。通过法院主导的破产重整程序,投资联合体不仅能够以相对合理的成本获得控股权,还能在法律框架下实现资产与债务的隔离,获得清晰、稳定的企业治理结构。
 
深耕造船半个世纪的江阴船王,或许能借着此次收购,完成扬子江金控的转型。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千亿债务之下,张近东“瘦身回血” 下一篇:盐城百亿大佬,拿下“南京第一民企”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