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争做“张謇式”企业家 > 海泰科特杨如生:只有创新技术,做好产品,才是企业生存之道

海泰科特杨如生:只有创新技术,做好产品,才是企业生存之道

  • 通商荟

    2021-08-19 17:28
  • 文:

    顾璐璐
“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状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我认为这就是企业的使命。”对于杨如生而言,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是什么非常了不起的事,这是企业人的责任。

 
杨如生
本期人物:南通海泰科特精密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如生
 
杨如生,他是国内唯一一家纯中资从事汽车涡轮增压器核心部件研发、生产企业的掌舵人。提起南通海泰科特精密材料有限公司,外界可能印象并不深刻,但在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国际舞台上,这家企业可谓大名鼎鼎。凭一企之力登上世界舞台,终端客户覆盖全球汽车市场各大品牌,杨如生仅仅用了19年时间。
 
“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状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我认为这就是企业的使命。”对于杨如生而言,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是什么非常了不起的事,这是企业人的责任。扎根于传统行业的杨如生始终相信,创新创造是企业家的本质属性,做企业必须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去开拓。
 
近期,苏商全媒体走进南通海泰科特精密材料有限公司,与董事长杨如生就创业历程、坚持不上市的商业逻辑、跨界思维、创新发展、“张謇企业家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为现场采访内容精选:
 
苏商全媒体: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创业历程?
 
杨如生:1981年,我考上大学离开如皋,1985年大学毕业后到无锡工作,2002年开始创业,创业的起点在无锡,创业的厂房是租的,2005年回到如皋,2007年在如皋造厂房,2008年底把工厂正式从无锡搬到如皋。
 
苏商全媒体:海泰科特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何?
 
杨如生:海泰科特专注于精密成型技术,主要从事汽车涡轮增压器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向涡轮增压器整机制造商及其零部件制造商供货。我们提供涡轮增压器核心零部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铸件+机加工+特殊工艺+装配,终端客户覆盖全球汽车市场各大品牌,如:劳斯莱斯、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路虎捷豹、大众、福特、丰田、本田、吉利、比亚迪、上汽、广汽等。
 
公司的发展得益于汽车终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从2012年开始,乘用车逐渐将卖点转向涡轮增压,目前70%的乘用车都有涡轮增压,豪华车叫双涡轮增压,伴随着终端市场的需求增长,企业也有了不错的发展。
 
苏商全媒体:跟同类型的产品相比的话,海泰科特的优势在哪里?
 
杨如生:首先我们的产品是汽车发动机里比较核心的零部件之一,它对发动机的性能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比如说排放、油耗、功率等。其次,它长时间存在于发动机恶劣的工况下,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它的温度会超过1000℃,转速达到15万到20万转。所以,它是一个性能敏感、可靠性要求很高的产品。
 
海泰科特的优势在于,我们对质量的把控非常严格。产品应用的材料都是很高端的,和航空航天的材料类似,所以它的制造难度、复杂程度以及对制造过程、流程控制的要求都非常高。总的来说,汽车零部件的入行门槛很高,想进入这个行业,没有技术是不行的。
 
苏商全媒体:创业19年,是什么促使您踏准每次的转型点,持续前进?
 
杨如生:拿涡轮叶轮来说,在我们做之前,这个产品的生产基本上都在欧美、日本。目前在中国,只有我们一家纯中资企业能达到质量标准,而且能大批量的生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制造企业从创业开始,就要想明白企业最后想达到的高度,要想走到这个高度,就必须要靠创新、技术和管理能力,这是个积累的过程,管理能力、技术、思想都要跟上,缺一不可。
 
苏商全媒体: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涡轮增压器核心部件研发、生产的纯中资企业,行业之外对海泰科特知之甚少,您为何如此低调?
 
杨如生:这可能跟我本人对企业的设定有关系,我希望海泰科特是一家隐形的但有实力的企业。从创业开始,我就把海泰科特定义为一家技术型的传统企业,对于技术型的产品,我觉得很难通过推销去开拓市场,这不是喝一顿酒就能够做到的。我对宣传的理解,不是对外的公共宣传,而是在客户那边体现我们的软实力,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认可后自发地帮我们宣传。
 
我考察过很多德国、日本的企业,体量规模不大,不善于宣传,也没有宣传,完全靠自己的技术,但是仍然过得很好,为什么?因为它们始终坚持创新,坚持只有创新技术,做好产品,才是企业生存之道。这也是我对海泰科特的要求。
 
苏商全媒体:区别于传统铸造业,精密铸造更严谨,对细节要求更高,您如何解读工匠精神?
 
杨如生:除了个人的性格以外,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首先要清楚做这个事有价值,其次是要喜欢这个事。作为我个人,我认为我做的事有价值,而且我也喜欢。工匠精神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精神,但光有精神不行,还要有技术支撑。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无论是创业前,还是创业中,我一直和全球的同行保持紧密的交流。我一直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技术,这让我始终拥有很广的全球视野,知道什么是最先进的,知道创新的方向在哪里。这些对我的创业思维和后来企业成长都起到很大的帮助。
 
海泰科特
 
苏商全媒体:有人说,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不是颠覆别人,就是被别人颠覆,您认为传统企业该如何面对颠覆性危机?
 
杨如生:传统行业最怕的就是被颠覆,我认为传统行业要继续做下去,要多关注一些跨界的技术和跨界的业务模式。我打个比方,在铸造里面有一个产品是做不出来的,就是空心球。对铸造来说,零件越复杂,难度越大,但当3D打印的技术出现后,这些都是小菜一蝶。对于铸造行业说,3D技术就是跨界的技术,对于其他的传统企业来说,就要关注这类技术,这会给你提前预警,告诉你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企业也要为此做好准备。
 
除了技术方面的,传统企业家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状态,最大的危机往往出现在企业发展最好的时候。拿海泰科特来说,我们创业之初的产品有两种,一种是高温合金的,一种是铝的。在2010年,我们把铝的业务停掉了,因为我预判到,未来铝的产品将被工艺取代,并且门槛会越来越低。今天再看,我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很多人很佩服我这点,而这恰恰是我时刻关注行业、关注技术的结果。
 
苏商全媒体:既然提前预判到铝产品的变革,为什么是停掉,而不是坚持工艺创新?
 
杨如生:那是另外一条路,我们也可以做,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我们这个工艺可能会被其他工艺颠覆,我也去做其他工艺。而这个选择也需要你去做判断,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当时我们可以去投资机床,不做铸造。但是加工和铸造不一样,现在有很多好的机床的供应商,已经能够提供交钥匙工程了。交钥匙工程会导致机床企业恶性竞争去抢市场,但铸造不可以。我们预判这个可能性,就没有走这步。其实还是要把自己产品的门槛提高,就是让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掌握核心的技术。
 
苏商全媒体:在您看来,除了产品质量,企业吸引合作伙伴的还有哪些?您如何理解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杨如生:客户认可企业的技术,就是认,不认的话,即使产品再便宜、我们再请客也没用。我们的产品都是用在大众、福特、奥迪、奔驰、宝马、劳斯莱斯上的。要想说服这些优秀企业,只能是技术和价值。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品让客户放心,觉得可靠,这是前提。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我认为传统企业要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认认真真,每个人、每天,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计一切代价守好对客户的每一个承诺,就这么简单。
 
苏商全媒体:了解到,海泰科特的企业文化是:“我们站在一起就会成功”,您怎么看企业文化赋予企业的价值?
 
杨如生:我有很长时间说我们公司没有文化,企业文化不是喊出来的口号,是有了口号,大家慢慢接受,才能形成文化。
 
传统行业的很多企业认为,供应商是在我这里赚钱的,这是错误的。但谁都知道这是错误的,还是太多人这样做,比如不准时给钱,无限制地压榨供应商的利润。但当企业有困难的时候,先干掉你的可能就是供应商,把你的货停掉,所以做得再大的企业,如果在这方面做不好,一定不会长久。所以海泰科特的企业文化是:“我们站在一起就会成功”,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中国的企业还差得很远,这需要企业家们长期的坚持。
 
苏商全媒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成长为卓越的企业家、做好一个企业,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您认为,“张謇企业家精神”赋予当下的民营企业家怎样的使命?
 
杨如生:我这么理解“张謇企业家精神”:做人要有责任,做企业要有使命。做人要有责任,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这样教,但是我感觉要落实到行动上。比如做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创业初期,我的责任是我要合法地将企业经营下去,这是责任。企业过了生存期以后,我的责任又不一样,我想着如何能让它发展得更好。这是我作为一个创业者的个人的责任。
 
“张謇企业家精神”,我认为也体现在企业的使命上,使命不是一个口号,企业家要想明白经营企业到底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而干?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企业的使命。
 
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状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我认为这就是企业的使命。张謇当年也是这样,张謇做企业是为了挣钱,他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报国,这就是对的。对于海泰科特来说,在我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海泰科特不会上市,这也是我对钱从哪里来的理解。
 
苏商全媒体: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未来,您将带领企业做哪些新的布局?
 
杨如生:对于未来,我们会往精密铸造更深处发展。目前国内精密铸造大多还停留比较低端的领域,我们在真正有门槛、很核心的部分几乎没有话语权。对于海泰科特来说,未来我们会往高端的医疗和航空航天领域发展。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

和和新材料张涛: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下一篇

国芯科技陈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革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