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商人物 > 长顺集团孙炳良:守正出新,锻造敢于“亮剑”的底气

长顺集团孙炳良:守正出新,锻造敢于“亮剑”的底气

  • 苏商会

    2021-09-27 17:17
  • 文:

    开祥
在不断变幻的形势之下,长顺如何实现业务的多元化与“精品化”统一?如何实现管理的高效运作?

 
从创业至今已有18年的历程,您如何来评价这个过程?”
 
“酸,甜,苦,辣”。
 
苏商全媒体在采访长顺建设集团董事长孙炳良时,他思索片刻,给出的答案只有这四个字。
 
的确,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也无论经营的企业规模有多大,市值有多高,又或是技术有多强,“谁也逃不过这四个字”。
 
改革开放40多年里,中国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家,早期创业者如任正非、曹德旺、鲁冠球、刘永好;实业家的代表如宗庆后、梁稳根、李书福;互联网大佬如马云、马化腾、雷军等。
 
从创业历程来看,他们都无一例外尝尽了“酸甜苦辣”。
 
在创业浪潮中,不乏比长顺建设集团发展得快、大、好的企业,但长顺的路走得稳,18年,企业用八大产业和百亿规模交出自己的答卷。
 
在不断变幻的形势之下,长顺如何实现业务的多元化与“精品化”统一?如何实现管理的高效运作?
 
今天,我们就走进总部位于苏州金鸡湖畔的长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公司董事长孙炳良面对面交流,来挖掘这家企业守正用奇、稳步前进的秘密。
 
孙炳良
 
顺势而为 打造产业多元化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基建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尤其是铁路、公路等,在基建发展最好的时代,孙炳良也看准时机,搭上了这趟高速列车。
 
2003年,昆山长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应运而生;2004年,为解决基础建筑材料供应问题,成立混凝土公司;2005年,置业公司成立,同年,与昆山市政府合作开发昆山城南首个地标社区项目“格林阳光”,标志着长顺正式拉开进军房地产的序幕。2006年,长顺建设集团正式成立。
 
此后的15年里,孙炳良坚持以“路政”和“地产”两大板块为主线,不断拓展服务链,形成了集地产开发、公路与市政工程建设、沥青混凝土产销、商品混凝土产销、金融投资、运输服务、电力工程、新能源产品产销八大板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如今,长顺集团以苏州工业园区为办公总部,以昆山张浦民营开发区为生产总部,企业拥有100余家子、分公司,市场涵盖全国60多个省、市、县(区)。集团现有员工3500余人,其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800余人,一级、二级建造师300余名。
 
纵观其发展,长顺集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积累阶段(2003~2008),起跑阶段(2008~2016),飞跃阶段(2016至今)。
 
外界看来,长顺集团18年行稳致远,得益于孙炳良早年积累下的创业经验。
 
1996年,孙炳良在周庄开过一个度假村,“比较成功,也积累了不少资本”,这也算首次与“建筑”结缘。不过,四年后,他突然萌生“接触”高科技产业的想法。据了解,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昆山的电子生产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就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全球80%的笔记本电脑配件在昆山50公里的范围内就能够找到。而这让孙炳良看到了实现自己“科技梦”的可能性,开建自己的电子厂,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最终无功而返,还亏了不少钱。
 
虽然亏了钱,但孙炳良认为这段经历让他对产业的发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也看到“无论做什么产业都得始终跟着国家的政策走,同时,掌局者既要看清当前的形势,也要看准进入的时机”。同时,他也懂得了“守正出新”才是制胜之道。
 
思维转型 打造“拳头产品”
 
2015年,房地产发展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此时,长顺集团也感受到来自行业自身成长的压力。面对形势变化,长顺必须要再找到一条出路。作为集团掌舵人,孙炳良向自己提出问题——“在房地产白热化之后,长顺如何才能够在房地产这条路上持续健康发展?”
 
“转型”。
 
2016年,长顺开始与各地政府合作,深度参与产业园区投资、市政道路开发等项目。当年,长顺在全国就一举拿下17个政府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2017年下半年,全国开展PPP工程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加之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调控不断升级,客观上为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也吸引了更多传统住宅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
 
同年,孙炳良带领团队及时优化管理模式,使得旗下所有在建PPP项目全部正常运转,同时企业转型也逐步走入深水区,开始把业务聚焦到“产业园”上,虽然“产业园”仍属于地产行业,但孙炳良并没有单纯地把“产业园”作为地产来做,而是以“产业园”为基础,提出“产业园+”的概念,打造出一个生态。
 
孙炳良及其团队也给这个业务起了一个更具有针对性的名字——“长顺·创谷”项目。
 
长顺·创谷
 
2018年12月1日,“长顺·创谷”首个项目——张家港长顺创谷项目破土动工。
 
据了解,长顺建设集团联合中国电信、建设银行等通信金融巨头,将长顺创谷产业园区打造成5G智慧园区,对垂直领域的智能应用进行系统化的整合,积极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
 
同时,该项目还结合数字化、信息化技术,长顺5G智慧园区集合人脸识别、智慧停车、智慧食堂、智慧监控等物联网应用,结合人才公寓、中央食堂、大型超市、活动中心、邻里中心等生活配套,通过5G数据中心数据互联,实现园区智能化建设,完成园区“一卡通”智慧生态。
 
此外,“长顺·创谷”项目与一般“产业园”最大的不同在于,“每个地方的‘产业园’都与当地产业特色有效结合,依托地方需要,能够为地方的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孙炳良对“产业园”独到的见解,不仅让项目顺利推进,还开辟出了独具“长顺”特色的精品。2017年至今,短短4年时间,“长顺·创谷”项目已经在“张家港、泰兴、泰州、宜兴、南通、昆山、株洲、滁州”相继落地。
 
采访中,孙炳良直言,“虽然我们仍然是地产的做法,但不能仅仅用地产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以地产的思维去做项目的话,不会长远。事实上,我们前期的利润是很低的。因为地产思维是卖房得利,在目前的形势之下,要想获得较高利润必然要提高价格,但这几乎不可能,长顺·创谷的产业园模式前期基本是微利,最终靠的是提高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讲究细水长流。”
 
“如今,那些仍在做住宅地产的企业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就是资金链紧张、负债率高。首先在国家‘房住不炒’的导向下,房产热卖的城市,出台‘限价’‘限购’‘限贷’;其次,冷门的城市,房子销量本就不好,造成资金回笼难度大,资金成本高。”孙炳良分析说,“因此,当初长顺转型的决定是明智的。”
 
对内仁慈 人才比钱财更重要
 
“到今年年底,长顺·创谷产业园项目将超过10个,目前,长顺已制定的三到五年的规划,将聚焦长三角完成50个以上,长远的目标或将突破长三角,在全国打造超过100个,甚至是200个独具特色的产业园。”
 
长顺制定这一“宏伟”目标,并非一句空话。
 
长顺内部有这么一句话——“定向比定位更重要、市场比市长更重要、人才比钱财更重要、无形比有形更重要、做强比做大更重要”,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
 
据了解,长顺10年以上的员工占到总员工数的30%。一家地产公司,为何能有如此强的吸引力?
 
“人才始终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如果碰到一个不好项目,对于长顺而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相关的人才,这也解释了长顺提出‘人才比钱财更重要’的企业价值观。”
 
孙炳良笑着说:“我的这个脸型就不太会笑,但我有一颗仁慈的心”。在他看来,对待员工,第一是真诚,只有以心交心才会获得员工的信赖;第二是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员工有任何什么困难,集团定要全力以赴帮助解决;第三是宽容,这世上没有人是圣人,总归会犯错,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可以宽容。
 
从员工职业发展的角度,作为一家不折不扣的民营企业,长顺并不是一家家族企业,而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姓人”组成的,在集团或是子公司也没有一个“关系户”。因此,企业内部几乎没有出现民企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的“通病”,能者上,庸者下。
 
此外,对于如何发挥人才的价值,孙炳良直言:“实际上,目前长顺每个板块都有一个核心人物,集团只要制定好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剩下的就是大胆放权,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管得太多太细,反而发挥不了他们的特长,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受到不被信任。”
 
再回过头来看看长顺制定的“宏伟”目标,也正是对时势的清晰认识、对行业的精准把握,对“人才”的充分理解,共同凝聚成孙炳良敢于“亮剑”的底气。
 
谈到对未来的设想,孙炳良透露,第一,长顺集团将持续专注于既有的八大产业板块,继续深化发展,聚焦产业地产板块,坚定走“产业园+”的发展道路,同时做大做强混凝土、沥青、电力、金融板块;第二,计划在未来几年实现两家子公司上市,长顺或许将再次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长顺而言,“守正”既没有“墨守成规”,也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把握形势,在基础业务上转变思路,换个“干法”。“出新”既没有完全颠覆本行业,也没有“另起炉灶”重新搞一套,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转型”“升级”。如此长顺,未来“长顺”可期。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

钱洪金:强国之路,靠的是企业“身体力行”

下一篇

徐鸣最新演讲,剖析长三角一体化下的企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