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商人物 > 最新进展!盐城千亿前首富破产重整进行时,厦门国资“救火”

最新进展!盐城千亿前首富破产重整进行时,厦门国资“救火”

  • 苏商会

    2025-06-04 14:48
  • 文:

    杨乐多
5月20日,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德龙”)官微发文称,2025年德龙班组长及内训师安全培训班启动。

5月20日,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德龙”)官微发文称,2025年德龙班组长及内训师安全培训班启动。文中提到,江苏德龙公司项目组领导黄绍军作动员讲话。
 

上述消息显示,“象屿系”出身的黄绍军,已任江苏德龙项目组领导。
 
作为全球第二大不锈钢供应商,江苏德龙曾一度风光无限。实际控制人戴国芳早年因铁本事件折戟沉沙,出狱后东山再起,创办江苏德龙,并迅速将其打造为首屈一指的民营钢铁企业。2022年,公司营收高达1695亿元,位列中国民企500强第47位,其实控人戴笠多次成为盐城首富。
 
然而,由于近年来扩张步伐过快,江苏德龙资金链问题逐渐暴露,最终在2023年7月被申请破产重整,涉及旗下30家公司合并重整,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在此过程中,象屿屡屡出手,这次能否将江苏德龙拉出泥淖?
 
破产重组,国资出手
 
去年7月24日,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已立案审查江苏德龙、响水恒生不锈钢铸造有限公司、响水巨合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响水德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破产重整案。
 
今年4月28日,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发布江苏德龙30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债权申报公告,具体如下:对江苏龙尚重工有限公司、江苏腾凯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等30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
 
江苏德龙正在面临多起合同纠纷诉讼、股权冻结等经营风险。
 
此次江苏德龙的危机,与不锈钢行业的下行周期不无关系。自2022年4月起至2023年12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不锈钢主力合约经历了长达21个月的连续下跌。2023年,全球镍价暴跌超40%,江苏德龙主业(不锈钢)需求萎缩,印尼德龙二期OSS项目‌年亏损23亿元‌,直接拖累中国一重的投资收益。
 
另一方面,江苏德龙近年来的扩张似乎再度成为导火索。据统计,目前戴国芳旗下在中国和印尼的钢铁产能总计约900万吨,江苏德龙已成为仅次于青山集团的全球第二大不锈钢供应商。而在目前不锈钢产能过剩,利润不断压缩的市场行情下,如此大的产能布局并不是一件好事。
 
紧要关头,国资送来了救命钱。
 
去年,江苏德龙关联企业破产重整消息一出,厦门象屿股价跌停,江苏德龙则为厦门象屿2023年的第一大客户。在江苏德龙申请破产重整后,象屿集团决定受让厦门象屿及其子公司对江苏德龙及其控股子公司债权。
 
对于受让子公司债权的原因,象屿集团曾表示,经过多方了解,江苏德龙、德丰金属、巨合金属、恒生不锈钢四家公司目前在政府的监管之下,仍正常生产运营,具备滚动交货能力;为保障上市公司及其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象屿集团拟整体受让公司对江苏德龙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债权。
 
江苏德龙旗下全资子公司德丰金属、巨合金属也申请破产重整,而这两家均为厦门象屿供应商,截至2023年末,分别为厦门象屿第一大、第五大预付款对象,账面余额分别为49.45亿元、13.70亿元,合计63.15亿元。2023年,厦门象屿向德丰金属、巨合金属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01.78亿元、193.12亿元,合计394.9亿元。
 
2024年11月29日,厦门象屿公告称,控股股东象屿集团拟整体受让公司对江苏德龙及其子公司的债权,受让价格约为89.74亿元,分三期支付,首期26.92亿元已到账,债权以江苏德龙不锈钢产能、印尼镍铁项目股权等资产全额担保。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站在人生岔路口的戴国芳,是带着自己的“钢铁家族”再次盘活企业,还是就此没落跌下首富神坛?
 
铁本事件始末
 
谈及江苏德龙,不得不聊起它的前世。
 

1996年,戴国芳注册成立江苏铁本铸钢有限公司。 2002年5月,戴国芳提出在长江边建钢铁厂的规划,总投资为10亿元左右。 2003年,在《新财富》杂志推出的“中国400富人榜”上,戴国芳名列第376位,估算资产为2.2亿元。 
 
那时的铁本,用惊人的速度扩张着,甚至戴国芳还放言要“3年内超过宝钢”。或许是这句要超越“国字号”的名言,为铁本之后的事埋下了祸根。
 
2003年,在常州市政府的推动下,铁本项目从200多万吨级加码到840万吨级,工程预算为106亿元。这一项目一旦做成,再加上铁本原有的产能,铁本将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千万吨产能钢厂,而当时能做到如此规模的仅有宝钢和唐钢。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野心勃勃的项目,铁本一头撞上了国家产能调控的大墙,从此一落千丈,戴国芳也因此进了牢,这就是著名的“铁本事件”。
 
2003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3〕103号文,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
 
2004年,铁本项目的土地征用问题被发现,引起中央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一个由九部委组成的专项检查组奔赴常州调查,并发布了铁本项目中涉及的五大问题:违规拆分项目审批、违规征用土地,违规组织征地拆迁、虚假财务报表骗取贷款、相关金融机构违规以及偷税漏税。
 
最后,铁本项目所涉及的8名政府官员、银行官员受到惩处,戴国芳8万元家产被查封,被判五年有期徒刑。
 
而铁本事件的真相,坊间一直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民营企业任何时期都不能触碰红线。
 
一度辉煌,又再次破产
 
戴国芳入狱之后,原本规划出的建厂用地杂草丛生,到处都是废弃的施工材料与钢铁,工地空无一人,按照当地政府监管组的计算,戴国芳每月的损失多达6000多万元。在铁本项目上已经投入的数亿元似乎就像戴国芳一样被人遗忘。
 
2010年7月,戴国芳离开家乡常州来到了盐城,成立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重新出发后的他更加低调,喊着“三年超宝钢”的那个野心家彻底消失了。
 
2010年的中国,传统的钢铁产品产销量依然巨大,但产能过剩依然是行业内的大问题。戴国芳认为像过去那样进入传统钢铁行业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于是他开始攻克钢铁的细分领域——不锈钢。
 
江苏德龙是一家专注于不锈钢领域的企业,相较于过去粗放型的钢铁厂,公司更加注重中端市场的占领,避免与大企业的技术对抗,又避免陷入到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中去。

江苏德龙更加重视从全产业链的角度上控制成本。戴国芳建在江苏盐城的工厂有自行配套建设的电厂、港口、码头等。其中最知名的还属他与印度尼西亚的红土镍矿企业合作,直接进口镍铁的原料红土镍矿,通过船运直接进入工厂码头,在通过船运将成品发出,从而形成产业链的成本优势。
 
对于不锈钢企业来说,印尼是世界最大的原材料产地,像戴国芳这样控制原材料市场,不仅能通过产业链来降成本,还能为后进的企业制造竞争壁垒。
 
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让戴国芳再次在钢铁竞争中占据优势。很快,江苏德龙成为盐城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营收超千亿,入围中国民企500强,而其实控人——戴国芳之子戴笠,也凭借150亿元的财富成为了2023年的盐城首富。
 
戴笠出生于1990年,曾任德龙集团副董事长、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子承父业,江苏德龙目前拥有中国籍员工8800余人,印尼籍员工10000余人,已经形成以炼铁、炼钢、轧钢、固溶酸洗、冷轧一体化为生产格局的全流程产业链。
 
然而多年过去,江苏德龙再一次重蹈覆辙,跨大了步子,陷入到破产重组的灰败之中。这次厦门象屿出手相救,能否将其拉出泥淖?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巴顿比格斯:《厦门象屿营救江苏德龙》
沃伦财经:《二十年第二次破产!江苏德龙陨落》
鱼禾财经:《厦门国企要当“白衣武士”!戴国芳与江苏德龙能否迎来奇迹?》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从“进口依赖”到“链主担当”!他如何带领“中国芯”弯道超车? 下一篇:近千亿负债压顶!常州“最强父女档”的苦活和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