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10亿!儿子无力接班,无锡老板半生打拼,最终忍痛变卖家业
-
苏商会
2025-05-20 10:51 -
文:
雪梨汁
这场家族企业传承大戏里到底藏着多少中国式困局?当创一代老去时,江山该托付给谁?
这位无锡老板叫项洪伟,他16岁进厂当学徒,25岁成为车间主任,后来还担任过树脂厂厂长,2001年白手起家创办洪汇化工(汇洪新材前身),2020年把董事长位置交给儿子项梁。儿子接班三年,公司利润腰斩、股价崩盘,今年58岁的项洪伟无奈卖厂,将家族企业的控股权卖给了无锡国资,套现10个亿,算是把家族财富保住了。
近日,一则“儿子无力接班,无锡老板把家族产业卖给国资”的消息,在商圈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让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家族企业传承的困境与抉择上。

这位无锡老板叫项洪伟,他16岁进厂当学徒,25岁成为车间主任,后来还担任过树脂厂厂长,2001年白手起家创办洪汇化工(汇洪新材前身),2020年把董事长位置交给儿子项梁。儿子接班三年,公司利润腰斩、股价崩盘,今年58岁的项洪伟无奈卖厂,将家族企业的控股权卖给了无锡国资,套现10个亿,算是把家族财富保住了。
这场家族企业传承大戏里到底藏着多少中国式困局?当创一代老去时,江山该托付给谁?
项洪伟:从车间工人到行业专家
洪汇新材的创始人项洪伟,出生于1967年,无锡本地人,大专学历,16岁就进了无锡县嵩山联营厂工作,该厂主要生产氯醋树脂,他由此与化工材料结缘。
1987年,项洪伟转到无锡县电化厂树脂车间工作,历任车间工人、班长、工段长。到了1992年,25岁的项洪伟已经当上了车间主任。
1995年,项洪伟又进入江苏银卡集团公司,期间他当过安全环保部科员、销售部科员、公司办科员等,学习了谈生意、跑市场等技能,后来升任江苏银卡下属树脂厂的厂长。
然而,项洪伟并不满足于此。2001年,在国企改制大潮中,他决定自己干,于是和妹夫凑了50万元,成立了无锡洪汇化工有限公司(洪汇新材前身),专攻氯乙烯共聚物,即特种树脂,该产品可用于汽车底漆、药品包装、锂电池隔膜等多个领域。
创业初期,公司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市场认可度低,项洪伟四处奔波寻找投资,带领团队日夜钻研技术难题,亲自跑市场、拉客户,积累企业的原始资本。
恰好那一年,中国加入WTO,国外客户多了起来,出口机会突然打开,别人还在观望,项洪伟已经在琢磨怎么用“低价高质”撬开欧美市场的大门,也因此客户越攒越多。
公司赚到钱后,他并没有急着扩产、盖楼,而是大手笔搞研发。他深知,这行不能只靠价格战,得有自己的东西。于是,他找来博士和老工程师,成立技术团队,专攻高性能氯醋树脂,其研发的“乳液法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技术,打破了德国巴斯夫的垄断,产品性能比进口货还高15%。

2003年,项洪伟模仿中石化、中石油的模式,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招办员、建仓库,解决了产品运输和销售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他还鼓励员工用 “农村包围城市” 的策略抢市场,给员工高提成,激发员工积极性,使公司产品销量大增。
2016年6月,洪汇新材在深交所敲钟上市,成为行业里的标杆。公司市值巅峰时冲到30亿元,毛利率常年保持在30%以上,比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高出10个点,硬生生在德国赢创、日本信越这些国际巨头嘴里抢下市场份额。
上市后的4年间,项洪伟带着洪汇新材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公司营收从2016年的3.15亿元冲到2020年的5.45亿元,净利润从5200万元涨到9100万元,年均增速近15%,成为年利润近亿的上市公司。
但2021年到2022年,洪汇新材却出现了连续下滑的趋势,项洪伟也意识到了一定的危机,于是他采取了急救措施,虽然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时候,公司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仍然无法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市场情况外,还和项洪伟急于让儿子接班有直接关系。
接班翻车:项梁扛不起大梁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这句话用在项洪伟和儿子身上并不合适,因为他的儿子和项洪伟相差太多了。
2020年,项洪伟把董事长位置交给了儿子项梁,本想顺利交班,结果却搞得公司一团糟,业绩直线下滑,2021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股价从28块跌到12块,市值蒸发超六成。
项梁到底差在哪儿?翻其履历不难发现,项梁1991年出生,是项洪伟独子,高中毕业就入伍当兵,退伍后去了美国加州圣莫尼卡学院读书,这学校是公立预科,主要帮学生转学,可项梁读了两年没毕业,也没转进四年制大学,最后连大专文凭也没拿到。
2017年回国后,项梁在无锡科益诚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当过总经理助理,多少学了点管理。2017年,他进了洪汇新材,干非独立董事,开始接触公司的事。
2020年,项洪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想退下来,就把董事长位置给了29岁的项梁。这个决定在公司里炸了锅,高管名单里项梁那高中学历太刺眼,这行又需要技术底子和战略眼光,大家心里都打鼓。
项梁接手那会儿,正赶上疫情,供应链乱成一团,原料价格蹭蹭涨。市场上新玩家也多,靠低价抢生意。项梁没啥经验,碰到大事老拿不定主意。有次重要竞标,对手报价低,他磨磨唧唧没决定跟不跟价,最后单子飞了。
项洪伟虽然对这个唯一的儿子寄予厚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自从项梁上任后,公司业绩一直是下滑趋势。2021年,也是项梁接任董事长后的第一个完整年份,公司净利润暴跌40%。
尽管项洪伟仍在背后帮扶指导,但面对公司亏损的情况,儿子项梁仍然束手无策,因为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的他,很难找到将公司由亏转盈的方法。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项梁接班后的短短四年时间里,公司的赚钱能力(ROE)从15.91%砸到了7.65%,市值从29.8亿元缩水到18.7亿元,11亿市值不翼而飞。
果断出手:将家族产业卖给国资
面对公司业绩的持续下滑,项洪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洪汇新材多年来积累的基业可能会毁于一旦。
经过深思熟虑,项洪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出售家族产业的控制权,套现离场。
2025年1月20日,项洪伟和无锡国资锡港启兴科技签署了《控制权转让框架协议》,项洪伟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9.99%的股份协议转让给锡港启兴。转让近30%的股份后,项洪伟还留有22.82%的股权,他仍是洪汇新材的第二大股东。公司控股权归了国资,实际控制人变成了锡山区国服中心。
事实上,在与无锡国资达成交易之前,项洪伟也尝试过其他解决方案。早在2023年,他就曾与苏州企业家施宁娣进行过接触,商讨出售29.99%股权的事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次交易最终未能成功。
幸运的是,无锡国资的出现为项洪伟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而且,无锡国资给出的价格相当可观,比市场价高了29%,总交易额达9亿元。再加上此前项洪伟减持套现的1亿元,总共落袋10亿元。
对于无锡国资而言,接手洪汇新材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着长远的战略考量。从产业布局来看,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而洪汇新材在新材料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基础,无锡国资通过接盘,可以进一步完善自身在该领域的产业布局,提升在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竞争力。
可以说,这笔交易实现了双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洪汇新材的业绩再度上扬,实现收入9383.45万元,同比增长34.99%,净利润1138.45万元,同比大增200.55%。
结语
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企二代都有本事接管家族企业。对项洪伟来说,落袋10个亿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而且他做到了真正的人间清醒。
洪汇新材的案例并非个例,它只是当前众多家族企业传承困境的一个缩影。在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传承一直是个难题。有研究显示,我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传承交接过程中,其公司市值平均缩水4成。更有统计表明,中国第一代家族传承成功概率只有30%。
这提醒我们,民营企业的传承,不仅是企业自身兴衰的家事,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国之大事。在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老一辈创业者需要充分考虑接班人的兴趣、能力和意愿,同时在培养接班人时,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和试错机会。
而对于接班人来说,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尊重企业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和变革,带领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家族企业能够在传承中实现突破,在创新中续写辉煌,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资料:
李砍柴,《儿子无力接班,无锡老板贱卖家族产业,套现10亿,割肉离场》
宏哥谈商道,《无锡老板10亿卖厂!儿子接班三年利润减半,家族企业该传还是该卖》
瑞财经,《二代接班收入跌五成,项洪伟卖掉洪汇新材控股权》
李教授锐评,《儿子无力接班,无锡老板项洪伟套现10亿,把家族产业卖给了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