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C储能第一股来了!这家泰州隐形冠军登陆港交所
-
苏商会
2025-08-26 09:58 -
文:
杨乐多
2024年, 双登在数据中心应用储能电池出货量中国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6.1%。
8月26日,在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冲击8000亿度之际,全球数据中心储能的隐形冠军悄然登陆资本市场——双登股份(06960.HK)正式挂牌港交所,成为港股首家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配套储能上市公司。

据悉,双登股份拟全球发售58,557,000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股份5,856,000股,国际发售股份52,701,000股,另有约15%的超额配股权。据统计,该股一手中签率压到0.02%(万分之二)创下港股史上最低纪录!超额认购超过3800倍,成为今年港股市场上又一“明星项目”,全球长线基金超额认购18.75倍。
双登股份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公司,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和销售。2024年, 双登在数据中心应用储能电池出货量中国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6.1%。
储能老兵,跻身行业前排
双登的前身可追溯至江苏泰州姜堰市密封蓄电池厂,1953年出生的杨善基于1990年接任该厂厂长,彼时正值中国通信基建萌芽期,后备电源作为通信基站的配套设施,市场开始蓬勃发展。

杨善基不但踩中了潮流,还精准的捕捉到了技术痛点,率先在国内研发出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解决了传统铅酸产品维护频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的问题,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也给企业埋下了重视研发来取得竞争力的基因。
进入千禧年,我国通信产业实现从2G到5G的跨越,基站数量迅猛增长,十年间激增6.5倍,达841万个,占全球近半。双登乘势而上,斩获中国移动、联通、电信、铁塔及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法国电信、沃达丰等全球主流运营商与设备商订单。
目前,国内外新能源市场广阔,千帆竞技。在电池领域,不仅有以高能量密度著称的锂电池,也有以低成本为优势的铅酸蓄电池。既有快速井喷的动力市场,也有蓄势起飞的储能市场,而双登股份在储能环节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今随着下游应用行业的要求提升,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的锂电池将越来越占据市场主导。数据显示,无论是在通信市场、数据中心储能市场还是电力储能市场,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占比将稳步上升,并占据主导位置。
双登股份核心产品线由铅酸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两大技术路径构成,它们共同服务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三大场景。
然而,双登的重心正在悄然转移。
从通信向智算的战略跃迁
如今,双登的核心赛道正从通信基站转向数据中心乃至智算中心。这一转型始于2018年,杨锐——创始人杨善基之子,放弃北美知名大学终身教职,回国接棒。尽管其博士专业为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看似与储能无关,但他将专业逻辑迁移至企业战略:“双登股份的通信储能业务是‘场地’上根深叶茂的大树。理想的设计可以是围绕它补充新的苗木、融入新的景观,最终创造新的环境。”他要找的新的苗木来为双登搭建新的景观。
这颗“新苗”,正是数据中心储能。
这一决策并非凭空而来。在中国,三大运营商主导着第三方数据中心(IDC)市场,份额超60%。长期与运营商合作,使双登敏锐感知到这一趋势,而杨锐在北美的经历,更让他得出敏锐的判断:中国算力基建的爆发,必将催生巨大的储能需求。
转型并非易事。数据中心对安全要求极高,一旦电源故障,不仅损毁昂贵服务器,更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数据损失。因此,供应商准入极为严苛,需经多年验证,参数再优也难替代实际运行的可靠性。
双登选择了“长期主义”。在数据中心领域默默耕耘七年,用稳定性赢得信任。如今成果显现: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比已达46%,首次超越传统通信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凭借在运营商端建立的口碑,双登成功拓展至阿里、京东、百度、万国数据、秦淮数据等头部互联网与专业IDC企业。2021年,双登在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电池采购中中标份额第一,标志着其正式跻身主流互联网巨头供应链。
自ChatGPT引爆AI浪潮以来,传统数据中心(IDC)加速向智算中心(AIDC)升级,成为AI革命的基石,吸引巨额资本投入。仅2024年,美国四大科技巨头在AIDC的资本开支已超3200亿美元,麦肯锡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累计投入或达7.9万亿美元。
传统铅酸电池能量密度低、响应慢,难以满足AIDC高功率、高密度、快响应的需求。双登果断转向锂电研发,布局高倍率磷酸铁锂电池,并探索钠电、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近期,双登成功中标某头部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高倍率锂电项目,成为国内首批大规模AIDC锂电招标中唯一中标厂商。该项目具备高安全、高功率密度、长寿命和智能运维等优势,兼容多种应用场景。
此次突破标志着双登已跻身数据中心锂电储能第一梯队。
技术立身,布局出海
2018年,双登预见到未来储能的巨大刚性需求及铅酸电池的局限,正式投入磷酸铁锂技术研发,并开始与大型科技企业、数据中心运营商合作测试产品。这家曾牵头制定高倍率电池行业标准的企业,在杨锐带领下未固守优势领域,而是采取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的并行策略。
目前,双登已经实现多项技术跨越:完成锂电落地,量产280Ah、314Ah、587Ah等主流大电芯,在襄阳建成10GWh锂电项目,依托全球六大基地实现从电芯、系统到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布局,覆盖数据中心、5G通信及大储、户储等核心场景;延续标准制定优势,研发满足100ms快速响应的高倍率电池,奠定行业标准基础;推进多技术路线并行,布局钠电、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并推出半固态大储能设备;构建“自产电芯+自研BMS+自研EMS”一体化技术体系,形成全链条可控的技术壁垒。
技术投入转化为财务成果,2022到2024年,双登锂电收入累计超55亿元,毛利率超20%,收入占比近四成,成为核心支柱。其成为某头部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高倍率锂电项目的唯一中标方,源于长期技术积累与客户共创。
在to大B且高安全要求的赛道中,供应商准入门槛高、替换成本高,双登伴随中国“连接与算力”产业发展,构建了稳固的客户壁垒。同时,杨锐推动团队年轻化、国际化,95后、00后进入关键岗位,提升组织活力。
2021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7.5%跃升至16.7%,峰值达20.3%,实现翻倍增长,企业从单项隐形冠军转型为多元储能解决方案商,在智算中心赛道持续领跑。
在技术之外,出海布局也是储能企业的必答题。
通信时代,双登便已与爱立信、诺基亚、法国电信、沃达丰等国际巨头深度合作,早于同行走向全球。进入数据中心时代,其海外布局更趋精准。除美国外,双登在东南亚多国建立交付中心,并于2023年设立新加坡国际总部,2024年成立马来西亚公司,同步建设海外产能,柔佛州已投产超2GWh储能产能。
本次港股募资亦将用于东南亚产能技改与扩张。新加坡因土地稀缺成为科技巨头区域总部聚集地,而马来西亚凭借低廉土地与充沛能源,成为数据中心重要承接地。2024年,字节跳动宣布投资21.3亿美元建设区域AI中心,阿里、腾讯、华为、万国数据及英伟达、微软、谷歌、甲骨文、Equinix、NTT Data等纷纷跟进,当地在建与运营数据中心超50个,总投资超340亿美元,形成中美之外的第三极。双登提前落子,精准卡位这一新兴枢纽。
厚积薄发,领跑未来
双登的上市,恰逢其发展史上最具张力的时点。历经多年沉淀,这家从通信储能起步的企业,正站在“时与势”交汇的风口。通信市场的成熟为双登构筑了稳定的基本盘,而智算中心(AIDC)的爆发则成为其增长的新引擎。

政策层面来看,国内对数据中心绿电消费比例的硬性要求、全球对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协同的重视,都为双登的技术路线与业务方向提供了清晰指引。与此同时,双登的全球化布局精准而前瞻、东南亚与中东市场的精准卡位,让双登得以同步分享东南亚数据中心第三极与中东“能源换算力” 战略的发展红利,海外产能的落地更将进一步提升其响应速度与成本优势。
更关键的是,双登已建立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从自产电芯到“自产电芯+自研BMS+自研 EMS”技术战略,高倍率电池标准制定者的行业地位,以及在锂电、钠电、固态电池等多条技术路线的并行储备,叠加与头部互联网企业长期磨合形成的“铁粉”客户关系,使其在高门槛、长周期的AIDC储能赛道中占据先机。在杨锐带领下,年轻化、国际化的团队正展现出强大活力。双登的上市,不仅是资本的加持,更是一个厚积薄发者全面起跑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