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争做“张謇式”企业家 > 江苏华强姚本林:应势而变,传统纺织的“新活法”

江苏华强姚本林:应势而变,传统纺织的“新活法”

  • 苏商会

    2021-07-28 17:38
  • 文:

    苏商全媒体
江苏华强纺织有限公司用二十年时间,浇灌汗水、智慧、科技、创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书写了传统纺织业逆境崛起的传奇。

 
姚本林
本期人物:江苏华强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本林
 
 
进化论说,活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大的,而是最适应环境的。
 
适者生存,谁是适者?
 
从国有企业,到改制为民营企业;从单一纺织厂,到产业链一条龙多元化并举;从被迫面临棉花季节性变动带来的价格风险,到用两条腿走路找到突破口……江苏华强纺织有限公司用二十年时间,浇灌汗水、智慧、科技、创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书写了传统纺织业逆境崛起的传奇。
 
今年6月,在“南通企业家日”与建党100周年华诞的交接之间,苏商全媒体走进江苏华强纺织有限公司,在与总经理姚本林的深度交流中,一场创业与守业、实业与初心、报国与使命的对话就此展开。以下为采访实录:
 
苏商全媒体:请您分享一下企业的发展历程。
 
姚本林:公司前身是一家国营企业,2000年改制后江苏华强就此成立,2003年以后我们就是100%的民营企业。
 
从2000年改制到现在,江苏华强税收交了近8亿元,是海安全市税收前20强,华强纺织在税收这块一直走在前列。
 
我们为什么叫“华强”?这其实和我们董事长,包括高管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就是为中华强大而努力,所以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我们坚持采购最好的原料,生产最优的产品,去寻找最高端的客户。
 
苏商全媒体:华强在业内从鲜为人知到声名远播,并和国内许多知名厂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这期间做了哪些改革举措?
 
姚本林:第一,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中高端,华强近年来一直坚持技改投入,确保设备运转的最佳状态,挑选最好的原料,生产最优的产品,就纺棉这块,我们的规模在江苏位居前列。第二,我们毕竟是老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原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技术人员,公司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短短3、4年时间,产品质量有了大大提升,也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苏商全媒体:去年5月,金轮针布与华强共建“梳理技术研发基地”,这将给公司带来何种影响?
 
姚本林:说大一点是与时俱进,说小一点是为了自身企业的发展。你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取得市场议价能力。我们的企业创新,主要集中在技术改造和新品种开发两方面,公司每年的投入基本上都在3000万左右,这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望。
 
华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用工,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目前最年轻的本地工人也已经45岁,所以我们现在千方百计通过设备改造减少用工人数,以前是老国企时每万锭用工400多人,通过近年来的改造,目前用工控制在38人左右,纵观国际最先进的是12人,所以我们每年都在进行技术改造。做企业没有回头路,赚的钱不用来投入是不行的,不投入势必就会落后。
 
苏商全媒体:对于人才的吸引、培育和留住,华强实施了哪些制度和办法?
 
姚本林:在人才管理上,我们主要是进行制度创新。我们原来老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已经不适用,我们通过重新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同时每年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调整改进,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管人,重视的是人性化管理,比如我们企业外地员工比较多,那么我就要考虑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住宿、子女教育等。
 
苏商全媒体:企业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这其中与企业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华强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姚本林:我们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用户至上,棉花是一个纯天然的季节性产品,有时会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波动很大,但是我们宁愿自己吃亏一点,也不会让已经签约的客户遭受损失,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针对棉花价格的季节性波动,我们早期是一次性完成全年的大部分用棉采购,但现在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事实证明风险太大。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第一,为稳定生产,我们确保有两个月的棉花存储量;第二,我们通过期货市场来锁定远期价格。
 
苏商全媒体:我国家棉纺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姚本林: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年用棉量大约在850万吨,新疆棉的产量基本上在580万吨至600万吨,缺口的200多万吨要依靠国家发配额从国外进口。棉花是受国家管控的,如果没有国家配额,要加40%的关税。所以我们可以一方面要保证两个月的正常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国内外期货平台锁定远期价格,确保我们客户订单的价格稳定,这也是华强的优势。
 
江苏华强集团
 
苏商全媒体:张謇先生之所以选择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是因为南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方便就地取材、销售给南通当地的土布织户,以此在南通地区形成了产业链的闭环。您认为在南通创办棉纺公司有何优势?
 
姚本林:从传统意义上看,过去中国纺织基地有一个“上青天”的说法,即上海、青岛、天津,南通当时基本上可以排在第四位。我们现在的时代要比张謇老先生那时候优越得多,首先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有很好的产业扶持政策;其次,长三角、珠三角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基地,它们的产业配套非常完善,虽然现在国家在发展新疆棉,但是那里的产业还不太完善,南通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对纺织企业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苏商全媒体:去年,习总书记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战略的提出对于棉纱行业来说有什么意义?
 
姚本林:从中美贸易战,到国际大牌抵制新疆棉,我们中国有着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一旦“内循环”潜力发展起来,能量是巨大的。其次,就我国纺织行业而言,在世界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印度,但是他们的产品质量不如我们,而且我们一直在强调自主品牌的打造。
 
苏商全媒体:南通有句话叫“一个人,一座城”,张謇先生为家乡南通带来的影响有目共睹,作为企业家,您如何理解和践行“企业家精神”?
 
姚本林:张謇有句话叫“士负国家之责,必自其乡里始”,意思是我满怀一腔报国热情,但一定要脚踏实地从自己的家乡做起。
 
2014年,我们投资了南通保税区。对于家乡,我们非常有感情,而且近几年也亲眼见证了南通的高速发展,现在信心十足,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企业做好。
 
当初按照我们董事长的意思,也没有非要把企业办成多大,我们和大的企业比,还是很小很小的。但是我们感觉到,在南通发展,尤其在棉纺行业发展,20年风雨,我们还是踏踏实实做了一些事的,这就是张謇精神的一种传承。
 
苏商全媒体:现在全国都在学习张謇,您觉得张謇精神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学?
 
姚本林:爱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落实到具体的,我们爱南通、爱海安,比如税收、慈善方面,只要是企业应该做的,我们肯定会做好。
 
在公司里,只要谁有困难,我们一定倾尽全力去帮助,因为华强是一个大家庭。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华强发展到现在,从创业初只想发展自身这样一个小小的目标,到逐渐引领行业发展,再到现在去造福员工及员工背后的家庭,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随着企业越做越大,我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在海安市政府及海安开发区政府总结表彰大会上台领奖,我们感到非常的自豪,华强的努力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肯定。
 
苏商全媒体:作为行业先行者,您觉得企业家的幸福源泉来自哪里?
 
姚本林:我认为企业家的幸福源泉就是看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看到自己和更多的人一步步实现人生价值。做企业就像养育小孩,从落地到看其慢慢长大、成才。我有这种切身的体会,几十年风雨一起走过,这个工厂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一步步发展壮大,我们这些人一辈子的青春年华都在这里。
 
苏商全媒体: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华强有何规划?
 
姚本林: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技改,加大投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但面对新技术、新设备,原来老的操作工能力跟不上,这就要求我们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技改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问题。
 
今年我们的行情很好,国外很多工厂受疫情影响无法生产,我们手上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八、九月份。其一,我们要抓住市场机遇,扩大企业生产效益,继而再加大新技术投入。其二,我们正在考虑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埃塞俄比亚进军,目前正进行考察投资,这是我们在“十四五”期间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
 
但是不管未来怎么走,我们都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新的问题,但我们越挫越勇、越战越勇,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

汇鸿林鑫:诚实苦干,创新求进

下一篇

澳斯康生物制药罗顺:责任在肩,品质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