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我有!南京这家国家级“小巨人”凭热管理技术出圈
-
苏商会
2025-03-26 09:41 -
文:
张子凡
近日,苏商全媒体走进艾科美,独家专访公司董事长徐德好,听他讲述公司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之路。
近日,苏商全媒体走进艾科美,独家专访公司董事长徐德好,听他讲述公司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之路。
徐德好出生于1970年,1988年考入东南大学机械学院,攻读电子设备结构专业。尽管因高考调剂未能进入理想专业,却意外与机械工程结缘,开启了他与热控技术的不解之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热管理技术作为保障电子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竞相角逐的焦点。南京艾科美热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科美”)凭借其在热管理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精神,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

近日,苏商全媒体走进艾科美,独家专访公司董事长徐德好,听他讲述公司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之路。
从科研院所转身创业
徐德好的职业生涯,可以用“一生只做一件事”来概括。

徐德好出生于1970年,1988年考入东南大学机械学院,攻读电子设备结构专业。尽管因高考调剂未能进入理想专业,却意外与机械工程结缘,开启了他与热控技术的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后,徐德好被分配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工作,开启了长达20年的热控技术生涯。“在研究所时,为了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解决卡脖子问题,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了热控技术方面,也就是散热设计。”徐德好回忆道。
在科研道路上,徐德好成绩斐然。凭借对科研的执着热爱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他荣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项二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他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有力见证。
从助理工程师到研究员,徐德好始终坚守在雷达热设计的前沿阵地,致力于解决电子设备散热的棘手问题。“热控技术,是确保雷达性能稳定的核心所在。”徐德好强调。
然而,徐德好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内心始终怀揣着一股冲动,渴望发挥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当时研究所内部的一些变化,导致很多工作难以开展。我认为自己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渴望将技术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价值。”2013年,徐德好选择跳出舒适圈,在南京江宁区创立了南京艾科美热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开发理念,开启创业之路。
公司成立之初,条件极为艰难,资金是摆在徐德好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但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天使投资的支持。
此外,艾科美还获得了南京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获得了1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笔资金对于初创时期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及时雨。“这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徐德好表示。
2014年,艾科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公司研发的首款均热板成功实现批量生产,并成功交付给某研究所。客户测试结果显示,产品的性能远超预期。“那一刻,我知道这条路走对了。”徐德好感慨道。
从此,艾科美在航空航天领域崭露头角。如今,公司的产品线已覆盖从组件级、系统级到设备级的热管理解决方案,尤其在航空航天等特种的市占率超过50%,拥有30余项结构专利。“客户给我们的标签是铝合金均热板技术的开拓者、高新热管理技术的引领者、先进装备结构技术的推动者。”徐德好自豪地说。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自成立以来,艾科美一直专注于热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成功研制出铝合金均热板的企业,这是一个国际首创的新产品。后来,我们逐渐发展出液冷冷板及其它系统级产品,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徐德好介绍道。
艾科美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徐德好介绍,在技术创新方面,艾科美的核心技术——两相流传热技术,能将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提升至传统方案的数倍。例如,传统的热控技术,要将1千瓦的热量从电子设备中排出到环境中,需要消耗1千瓦的能量。但如果采用艾科美针相变传热系统,只需要几十瓦的能耗就可以实现,可以大幅降低算力设备的能耗成本。
然而,徐德好深知,仅凭技术优势难以持久立足。“现在时代发展太快了,技术迭代迅速,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因此,企业需要具备旺盛的创新能力,不断推陈出新。”公司每年将营收的10%以上投入研发,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2024年,艾科美凭借其在航空航天电子热管理、数据中心液冷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创新能力,入选了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徐德好将这一成就归因于企业的内生基因,“我们不做跟随者,只做‘人无我有’的产品。”
除了技术创新,艾科美同样重视管理创新,并将其作为另一大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真正实力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在于组织的整体效能。”徐德好指出,艾科美近年来致力于精益研发、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构建了完善的“三精体系”。
随着电子设备功率密度激增,散热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芯片温度突破1000瓦/平方厘米时,传统散热方案已无法满足需求。”徐德好指出,热管理技术正从“辅助功能”升级为“核心刚需”。为此,艾科美将创新力视为生命线,不仅关注技术突破,更注重组织能力的革新。“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唯有建立快速响应的创新机制,才能持续领先。”
面向未来的探索与布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员工的行为准则。
徐德好认为,企业于员工,需要“聚众智、合众力,达众志”。企业是一个为客户价值创造的平台,首先全员要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然后,企业的目标和发展空间需要能够统一和包容员工的成长目标。在此基础上,建设平等、尊重、赋能的文化氛围。艾科美期待建设成“四有”企业,让员工有回报、有温度、有成长、有成就。
在人才培养方面,艾科美注重为员工创造价值,不仅提供物质回报,还注重员工的成长。“我们对员工进行培训,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我们希望员工在公司成长的同时,也能获得个人成长。”徐德好说。
谈及新质生产力,徐德好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创造符合当下需求的新的生产能力。而随着DeepSeek等新兴技术的兴起,艾科美也在积极探索其在热管理领域的应用。
“我们鼓励所有员工思考如何将AI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徐德好认为,AI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少商机。“DeepSeek 的出现促进了算力中心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始建设算力中心,这正好契合了我们的市场方向。”
在徐德好看来,算力中心、5G基站等新基建的爆发,将为热管理行业带来巨大机遇。“一座数据中心的热控能耗占比超30%,我们的技术可直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艾科美已瞄准这一赛道,计划将民品营收占比提升至70%,并探索国际化路径。
关于上市,徐德好态度审慎:“资本化是手段,非目标。”他更看重企业的内生成长:2025年,公司计划深化与高校合作,联合清华大学、北理工等攻关下一代相变材料;同时继续推动企业管理全面流程化、信息化,以“精益体系”降低内耗。“只要坚持技术为王,剩下的,上天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