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报道 > 制造业名城市长大聚首,只为一件大事!

制造业名城市长大聚首,只为一件大事!

  • 苏商会

    2019-10-18 10:52
  • 文:

    苏商全媒体
10月17日下午,“制造业名城市长论坛”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集结国内外制造业名城,以期描绘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制造业名城市长论坛

创新南京,再度吹响“智造”名城集结号!
 
10月17日下午,“制造业名城市长论坛”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执行、中南高科产业集团协办。
 
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教授李善同,近20位城市市长、副市长、副秘书长(含国外城市、江苏省设区市、南京都市圈及省外相关城市领导),以及国际知名机构代表、智能制造领军企业负责人,相关金融机构、主流媒体等100多人齐聚金陵。论坛由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包洪新主持。
 
本次论坛以“面向‘十四五’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结国内外制造业名城,就是想通过探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描绘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彰显新担当,做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今年是市长论坛第3年落地南京。坐标于中国经济最繁荣的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南京,当前,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在本次论坛上,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跃建出席并致辞。
 
蒋跃建市长
 
他表示,未来几年是我国推动实体经济爬坡过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南京来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必须做好的一道必答题,也是为国家制造业发展做贡献的应有义务,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气,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蒋跃建提出,南京牢牢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必须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一、正确处理好三个变与不变的关系。南京在制造业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变的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式,不变的是制造业战略的基础地位。在从工业经济主导转向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中,变的是制造业的总量,不变的是制造业的骨干支撑的功能。在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转变的过程中,变的是制造业的产业形态,不变的是制造业的实体经济的属性。
 
二、把握好危和机、时与势、新与旧的三大关系要求。当前南京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创新名城,打造产业地标。南京的口号是转移传统产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总部经济,所有这些,都是推动南京制造业发展迈向高中端,实现高质量的信心所在、动力所在,依靠所在。
 
三、走好自主可控和高端化发展,数字化支撑、智能化发展,低碳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新路子。
 
共谋“十四五”,把握先进制造业时代脉搏
 
明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是产业发展进入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这个时期对于我国制造业发展同样是极其关键的时期。
 
站在“十四五”的关键节点上,中国经济如何破局攻坚、推动制造高质量发展?当天,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教授李善同做了启迪性演讲,为大家深度解读中国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和新风口。
 
洪银兴
 
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
高端制造业的创新链构建
 
作为制造业大省,产业升级有一个方向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所以,十九大提出,我们的产业要迈上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而且要建设若干个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包括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和生物技术等。第四次产业革命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核心,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代表,所有这些产业革命都是直接以科技革命为基础。
 
中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方向是瞄准高端技术产业链环节进行创新,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替代国外中间品供给。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买不来,讨不来,靠的是自主创新。新型工业现代化涉及工业质的提升,不只是世界工厂。
 
目前由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有三条途径:一是技术转移,二是科技创业,三是产学研协同。相比起来,产学研协同更适合产业创新链的构建,产学研不只是机构的合作,而是共同的创新平台上的功能的协同,“产”是指产业发展,“学”是指人才培养,“研”是指研究发展。
 
李善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教授李善同
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制造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看,制造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研发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源动力,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对其他产业具有重要的溢出和带动作用,不仅如此,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在国际竞争里,制造业仍然是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迈入制造业强国,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具有基于完整产业体系与配套能力的产业生态优势、基于人口规模大和消费持续升级的市场优势、基于创新能力与数字经济的产业融合优势、基于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的开放优势等诸多优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制造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九大路径:1、优化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2、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对外开放;3、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4、加快智能制造发展;5、促进绿色制造发展;6、促进新兴产业发展;7、改造提升传统产业;8、打造中国制造世界品牌;9、加快构建制造标准体系。
 
制造名城新实践,共谋质量强市“突围之路”
 
近年来,一批智能制造创新高地加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涌现,加上政府部门“高含金量”的政策扶持、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加码”,一座座创新能力强、产业层次高、制造模式新、综合效益好的智能制造名城,正渐行渐近。
 
本次论坛上,德国诺伊维德市市长丹尼斯•米歇尔•芒,苏州市副市长陆春云,合肥市副市长王文松三位制造业名城市长分享了他们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思路和特色实践。
 
德国诺伊维德市市长丹尼斯•米歇尔•芒
目前,中德两国已经已经有100多个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4年前我们与宿迁市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双方的发展带来很多帮助。工业4.0的到来,让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更加紧密,如何更好地推动相互间的共同理解,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新的秩序,在绿色技术、5G等新技术上有更好地交流合作。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春云
制造业成就了苏州,对苏州的城市发展起到了强烈的支撑作用。接下来,苏州将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终达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的发展思路。具体举措为:1、以产业集群为突破口,推动制造业高端发展;2、以自主可控为主要目标,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发展;3、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融合发展;4、以综合评价为重要抓手,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发展。
 
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文松
近年来,合肥市始终将工业作为立市之本,把制造业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制造业发展小组,制定制造业发展路线图,出版年度版、县区版行动计划,滚动编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投资项目;二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坚持在产业链优化上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三是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四是提升合肥制造竞争优势,在全国率先建立两化深度融合政策体系,实施智能制造万千百,百企贯标,千企对标,万企上云的行动。
 
市长代言,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俞文勤
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文勤主持市长沙龙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冲击下,各城市应该如何通过考量自身制造业发展基础明确发展方向?如何在各领域抢位布局,以推动城市产业格局和竞争力重塑?在“市长沙龙”环节,国内外十多位市长畅言,共商在“十四五”新一轮机遇下如何实现“聪明的制造”。
 
意大利锡耶纳市市长路易吉•德•莫西
锡耶纳市已经实现了碳零排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工业。锡耶纳市集聚了很多年轻的产业,我们的人工智能是非常发达的,我们未来的发展思路是,希望能和中国在生物医药上进行更多的产业合作。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强
马鞍山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型城市,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工业乃至整个城市转型升级的压力。通过对标兄弟城市和总结反思,我们得出要盯准产业集群向着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确定了“345“发展策略,即通过开展四个专项行动构建三大平台,从而构筑五个产业集群。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建华
当前,南通制造业正在往高质量发展迈进,具体有发挥强政府的作用、抓以生态为底色的城市转型等做法。“十四五”时期,从大的格局来说,南通要成为长江以北的上海。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说,南通要成为一个能够让本土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
 
滁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志
在新一轮智能制造发展中,我们要主动融入长三角。除了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之外,同时也需要在产业链的环节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此外,我们还会加强提升产业附加值,积极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
 
宣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宁伟
我们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在保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发展速度要走在前列。坚持实施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市、人才兴市和乡村振兴的“六大战略”。
 
扬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方桂林
近年来,扬州提出把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航道,主抓手。围绕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扬州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九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具体举措。扬州还在大力发展航空新兴产业,通过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来支撑扬州制造真正向高质量攀升。
 
产业赋能,制造业名城按下“加速键”
 
中南高科武兴华
 
企业作为城市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助力器,拥有更强大的经济实力、研发实力,更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论坛上,中南高科产业集团副总裁武兴华作为产业代表发言。
 
他表示,中南高科一直深耕先进制造业产业领域,是中南集团战略升级的重要板块。2018年中南高科进入南京,倾力打造了南京六合智谷产业园和南京浦口智造基地两大制造业产业集聚区。
 
作为制造业企业的守护平台,中南高科深刻地了解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论坛上,武兴华表示,当前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产业集聚弱,技术型人才流动性大,市场饱和度高、竞争激烈,企业运营资金流周转困难等问题。他建议,希望政府能够在人才的定向培养、提升金融温度、加强地方产业集聚、助力企业科技转化等方面帮助制造业企业更快、更优的实现高质量发展。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

坚持“原创”30年,“童车大王”总结出成功的3个秘诀

下一篇

省长力挺!今天,全球大咖同台论“智”,燃动制造勃勃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