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西引,拥抱长三角:成都市新津区开辟东西产业通道
-
苏商会
2025-11-01 15:00 -
文:
苏商全媒体
10月31日上午,“2025年成都市新津区长三角地区投资推介暨产业对接恳谈会”在南京举行。
苏商西进,聚势新津!一场东西协作的产业对话在南京开启。


战略新津:从丝路古渡到产业新城
会议伊始,新津区政府党组成员,新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敏在致辞中开宗明义,从历史文脉、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营商环境等多个维度,生动展现了新津开放包容的发展姿态与潜力无限的投资价值,向长三角企业家发出“共赴新津、共抓机遇、共谋发展” 的诚挚邀约。

新津宏阔的战略视野和突出的交通优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产业体系完善,发展势头强劲,更令人感动的是政府高效的服务精神与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悦达总部位于盐城,以汽车装备制造为核心,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在纺织、新能源等领域均有布局,结合双方特点,我们期待能在智能制造、资本创新等多个方向探讨合作。


苏商西进,聚势新津!一场东西协作的产业对话在南京开启。
10月31日上午,“2025年成都市新津区长三角地区投资推介暨产业对接恳谈会”在南京举行,会议由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指导,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新津区投资促进局承办,江苏苏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近百位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企业家围绕“投资盖碗茶走进长三角”开展交流。
新津,意为“新的渡口”,位于成都南部,坐拥天府之国的生态底蕴与成都都市圈的发展红利。历史上,新津是“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如今,它作为成都南部门户枢纽,已成为“一带一路”与泛亚发展的重要节点。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亚蓉欧”国际班列等战略持续推进,新津的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此番远赴江苏办会,既是对长三角地区创新活力与产业优势的高度认可,更是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资源互补、优势叠加,为新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为长三角企业拓展西部市场开辟广阔空间。
成都市新津区政府党组成员,新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敏,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经合处处长杨震、新津区投促局局长黄诚,苏商会创会人、常务副会长俞文勤出席活动。会上,杨敏主任现场致辞,并为招商大使颁发聘书,黄诚局长作招商推介。



苏商会副秘书长郭涛涛主持活动
战略新津:从丝路古渡到产业新城
公元216年,犍为郡守李严凿开天社山,开辟了沟通成都平原与眉嘉平原的新渡口,“新津”之名由此而来,带着改革与创新的基因,成为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改革开放初期,新津作为首批“四川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闯险难关”的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从这片沃土上,新希望集团蓬勃生长、发展壮大,成为成都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宁德时代、格力电器等大型民营企业在此集聚,新津也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摇篮”,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
从“南方丝绸古道”的重要渡口,到以民营经济活力闻名的“希望之乡”,再到2020年撤县设区、全面融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格局,新津的发展脉络始终与“开放”和“产业”紧密相连。这一从千年古渡到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华丽蜕变,为其今日主动搭建东西对话平台、汇聚八方发展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底气。

会议伊始,新津区政府党组成员,新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敏在致辞中开宗明义,从历史文脉、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营商环境等多个维度,生动展现了新津开放包容的发展姿态与潜力无限的投资价值,向长三角企业家发出“共赴新津、共抓机遇、共谋发展” 的诚挚邀约。
他指出,天府之国与锦绣江南,虽分处长江上下游,却文脉同源、共饮一江水。近年来,新津以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此蓬勃发展,吸引了中粮集团、宁德时代、格力电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集聚,“新津制造”的产品远销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不仅拥有九座GDP万亿级城市,动车覆盖全部陆域地级市,更在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及现代农业等诸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新津民营经济基础扎实、市场空间广阔、创新资源丰富,是长三角企业把握国家产业备份机遇、拓展产业布局的理想选择。
杨敏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地优势互补,助力企业打破地域局限,实现资源共享与务实合作。希望双方以文化为纽带、以产业为桥梁,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农旅融合等重点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随后的城市价值推介环节,新津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黄诚通过详实的数据、直观的案例和清晰的规划,系统解读了新津的独特区位及产业优势与良好的发展机遇,让在场嘉宾对新津的区域辐射力与产业承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他表示,近年来,新津主动顺应发展趋势,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着力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经过30多年的工业积累,新津已构建起以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产业为主导的“3+2+N”现代产业体系,并积极布局新型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赛道。2024年,新津区新能源、轨道交通产业产值突破百亿,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超170亿元,位居全市首位。截至目前,新津区工业企业已达到81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55家,新津全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已达7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新津区正向千亿级产业园区奋力迈进。
黄诚强调,未来,新津区将聚力实施“五大工作举措”:一是聚焦精选赛道、链主带动,增强主导产业聚集效应;二是聚焦创新引领、市场逻辑,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三是聚焦智改数转、绿色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升级;四是聚焦育引并重、量质齐升,扩大新津智造品牌影响;五是聚焦完善配套、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东西对话:共探区域协同新范式
在企业家互动交流环节,会场气氛热烈,思维火花频现。来自绿色食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家代表们,围绕新津的产业规划展开了务实探讨。企业家对新津的区位交通优势、成熟的产业配套表现出浓厚兴趣。讨论焦点集中于如何将江苏在科技创新、资本运作、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与新津在土地空间、要素成本、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禀赋进行互补嫁接。

江苏悦达南方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妮
新津宏阔的战略视野和突出的交通优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产业体系完善,发展势头强劲,更令人感动的是政府高效的服务精神与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悦达总部位于盐城,以汽车装备制造为核心,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在纺织、新能源等领域均有布局,结合双方特点,我们期待能在智能制造、资本创新等多个方向探讨合作。

江苏来伊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宁
来伊份作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品牌,长期以来与四川地区众多食品及原材料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面向未来,我们期待将新津本地特色的农副产品引入来伊份的全国销售渠道,助力“川品出川”,我们期待未来在成都等地开展品牌推介与产业对接,与四川各界携手共创更多合作成果。

江苏芳华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磊
芳华专注于机器人在医疗场景的精准应用,致力于以智能设备替代人力,提升医疗管理效率与精准度。成都作为芳华在西部地区的战略要地,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目标。期待与当地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也期望能够融入本地产业生态,通过产学研协同的方式,切实助力解决区域内的实际生产与发展需求。

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梅
中材科技于2011年落户新津,多年来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并成功走向国际市场。新津在政策支持、高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中材科技很多帮助。欢迎大家来到新津,中材科技期待与更多优秀企业成为“邻居”,携手发展、共创未来。

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春明
宏大是一家扎根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在成都设有发展中心,主营业务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宏大的业务网络已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宏大愿意开放遍布全国的网点资源,积极协助新津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也期待与新津进一步加强交流,拓展更多合作可能。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微电网副总经理张嵩山
万帮长期深耕江苏市场,去年也在内蒙古启动了总投资数十亿元的新项目。万帮期待能为新津本地的大型企业提供降碳服务,助力绿色转型,促成江苏与四川两地企业更多的务实合作。
双赢未来:东西合璧启新程

当新津的发展机遇与长三角的产业资源在这场高效对话中深度交融,其意义已远超一次区域间的寻常交流,更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东西部共同书写合作新篇的生动实践。如何将对话共识转化为发展实效,将合作意向落地为长久动能?苏商会创会人、常务副会长俞文勤分享了他的见解与思考。
他指出,新津不仅拥有杜甫笔下“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的灵秀底蕴,更在千年文脉的传承中积淀出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从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到陆游诗中“新津韭黄天下无”的物产丰饶,这片土地始终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商业文明的基因。选择新津,就是得“天时、地利、人和”。
第一,苏商会为企业筛选的,是清晰的“战略天幕”。
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稳定、前瞻的顶层设计。这是苏商会为会员把舵定向的第一准则。新津,不仅仅是成都的南大门,它更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和公园城市的先行区。这意味着,在这里布局的企业,将直接融入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快车道,并在一个更前沿、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里抢占先机。苏商会所看重的,正是新津能为企业提供的这份清晰的“战略导航”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这能让企业家们安心地进行长远规划和创新投入。
第二,苏商会为企业寻觅的,是深厚的“产业土壤”。
再好的战略,也需要能落地生根的土壤。苏商会的价值,在于为企业找到最能赋能其成长的产业生态。新津的产业基础,让人印象深刻。其绿色食品、轨道交通、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方向明确,动能强劲。更重要的是,这里拥有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天府农业博览园两大高能级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圈。
第三,苏商会为企业托底的,是可靠的“城市合伙人”。
投资是双向奔赴,更是长期合伙。苏商会极力为会员寻找的,正是那种能与企业“同频共振、互相成就”的“城市合伙人”。新津区政府提出的 “金牌店小二”式服务和“津商”品牌,正是这种伙伴精神的最佳体现。他们用“投资盖碗茶”这样充满诚意和温度的概念来对接企业,展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服务意识。从项目对接的专班跟进,到问题解决的高效响应,他们致力于为企业稳稳“托底”。在这里,企业迎来的不是一次冰冷的交易,而是一次与志同道合者共同的创业。
最后,俞文勤指出,今天,苏商会将新津带到大家面前,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推介,而是履行核心职能的一次郑重实践。他深信,与新津携手,意味着共同把握了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时代机遇,共同打开了一个从物理枢纽跃升为价值枢纽的广阔格局,并结下了一位源于开拓精神同频的可靠伙伴。
写在最后:
本次恳谈会,其意义远超一次寻常的招商推介。它是一次东西部发展脉动的同频共振,标志着新津不仅为长三角的资本与创新找到了战略支点,也为自身的产业升级嵌入了强劲的“长三角引擎”。昔日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正通过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深度握手,将历史的合作基因转化为新时代的发展动能。这不仅为两地长效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生动诠释了国内大循环下,区域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与蓬勃生机。
苏商会微信群现已上线!光速入伙,请加:苏商会小秘书(微信号:sushang889)
上一篇:樊纲南京开讲!300多位苏商齐聚秦淮之滨,破解科创密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