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已形成超1万人的早期投资群体,新募集的定位于早期项目投资的基金已突破200亿元,投资了近3000个早期项目。
不得不说,中国早期投资经历了十多年的蓄势成长之后,现在正处于顺势爆发的前夕。
9月28日下午,由南大K-SPACE企投家联合江苏省天使投资联盟和绿地集团共同举办的路演活动在南京绿地之窗开展。
出席路演活动的有绿地集团江苏事业部南京区域公司企业服务平台总监阚霖、江苏省天使投资联盟肖莺、南大K-SPACE创客学堂副总经理朱跃等人,共同研讨创业项目及早期投资动向。
绿地集团江苏事业部阚霖总监发言
江苏省天使投资联盟肖莺发言
据悉,此次活动是南大K-SPACE企投家的首场项目路演。活动一开始,阚霖总监、肖莺秘书长分别上台发言。
紧接着,美国硅谷skywood capital创始合伙人张啸做主题演讲——投资人眼中的好项目,与到场的各领域嘉宾分享其投资经验。
(以下为主题演讲部分内容,未经本人审阅)
我自己是大学毕业之后去了美国念书、创业,也做过一段时间风投,回国之后加入一家投资机构,到2015年底我出来做早期投资,主要投资一些革命性的技术类创新项目,投了十来家企业,目前只有一家企业没有拿到新一轮融资。
讲一下我看项目有意思的一些角度,尤其是对中早期的项目。
我要说的是,投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入市需谨慎。我跟国内一些天使投资人是非常好的朋友,把大家的投资名单拉出来,十个死九个很正常,即便是全国最牛的天使投资人,早期项目死亡率我相信都在80%以上。
我认为,首先要了解自己,我自己能做什么,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因为早期项目有太多不确定的事情,研发没搞定、客户没搞定、团队没搞定、供应商没搞定、资金没搞定……所以要尽力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其次要知道自己和什么样的人合作,人才是一切,第三看落实到具体项目时它是不是多重叠加的结构,因为单一的结构很容易被突破。
早期项目死亡很正常,怎么能让它不死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这么几条,比如人不能犯错,有经验的企投家比较有优势,他们跟很多人打过交道,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情,基本上聊下来之后,就能知道这个人能不能做成事,值不值得我合作,在这个事情上我愿不愿意跟他长期合作。
举个例子,一个小公司一年里要做好多次决策,每个决策都事关生死,你的合伙人靠不靠谱,你找的供应商靠不靠谱,你的产品会不会按时出货……每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死亡。
拿技术类公司来说,技术也要做复合型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好多种技术叠加起来,我们最近投了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它就是有技术挖掘人才、做社交网络人才、人工智能人才、图像处理人才,把这些复合型人才拉到一起做产品,并不容易。
此外,选自南大K-SPACE项目资源库和不久前落幕的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的获奖项目:智能语音客服、大数据应对新型金融诈骗、新型抗霾利咽茶等五个项目参加了此次路演。
项目正在分别路演
活动合照